A
学术活动
CADEMIC ACTIVITIES
会员登录
会员系统建设中
登录 申请
其他学术活动
首页 / 学术活动 / 其他学术活动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古籍与地方文献专业组2024年会暨“古籍与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利用与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图书馆召开
来源:文字/朱延 李俊文 图片/苏开颜 发布时间:2024-12-03 点击量:302

 1122日,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古籍与地方文献专业组2024年会暨“古籍与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利用与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会议由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古籍与地方文献专业组、浙江大学图书馆、北京鼎秀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参会的四十余家单位有来自浙江省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等古籍收藏单位的代表,还有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古籍出版单位。会上北京、杭州、宁波等地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深入研讨古籍与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利用等相关议题。

   上午10点,在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馆一楼学术共享空间召开了2024年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古籍与地方文献专业组委员会议。来自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院等单位的委员们在会上围绕近1年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并就明年专业组工作计划、年会举办地和会议主题等进行了讨论,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古籍与地方文献专业组委员会议)

    下午130分,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图书馆主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余敏杰主持。会议伊始,浙江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王苑发表致辞。她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此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浙江大学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相继搭建了浙江大学古籍特藏资源发布平台、中国历代墓志数据库、2.5维浅刻扫描中心等数据平台,并且与学院教授开展深度合作,取得了不少古籍数字化利用的成果。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推动古籍文本结构化、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的研究和实践,加速推动古籍整理利用转型升级,探索古籍地方文献数字化利用的新路径、新策略。北京鼎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永丰在致辞中表示,愿意把北京鼎秀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积累起来的核心技术和优势数据拿出来,分享数据训练集、开放二次训练接口、提供免费基础数据、实现个性化定制等,由逐步分享向真正共享的目标努力,并指出古籍新技术的突破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壁垒思维,为古籍传承利用与相关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愿意跟各古籍单位一起深度协作,共同助力古籍焕发新的活力。



(王苑致辞)


(余敏杰主持)


(曾永丰致辞)

   随后,与会嘉宾围绕数字信息采集、OCR识别校对、内容发布整理、古籍图片检索、虚拟场景展现、古籍资源活化、数字人文延展以及新兴科技手段的应用等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来自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李荪博士详细讲解了数据资源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并且介绍了信通院在人工智能数据工程方面的实践经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琦从古籍文献本身出发,为大家介绍了伪毛晋明抄本《针灸甲乙经》的辨伪过程和其文献学价值;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辞海编纂处副主任童力军从古籍整理常用的工具书的角度,探索工具书对古籍资源库建设的价值;北京鼎秀科技有限公司古籍数字化部总监伍云介绍了北京鼎秀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大业务方向和六大核心技术,提出技术不是用来形成竞争壁垒的,只有被广泛应用才能真正体现价值的理念;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陈青松、宁波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红艳、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韩松涛、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李露芳、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范玉红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图书馆古籍特藏资源建设、地方文献整理应用以及古籍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主任童圣江、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古籍地方文献研究所主任李开升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分别介绍了本单位古籍活化利用、古籍数字化工作的探索与经验;浙江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与总务协调总监瞿晶则从图书馆建设的角度出发,讲述浙江大学主图书馆中轴线文化的构成。




(部分嘉宾报告)



(大会现场)

 报告结束后,瞿晶带领参会代表参观了浙江大学主图书馆。

 当下,古籍与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利用与转型升级仍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经过此次研讨会的深刻交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古籍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文化增光添彩。





Copyright © 2015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42091号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首页
联系电话:0571-8798670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江涵路300号之江文化中心浙江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