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图书馆空间建设专业组召开2024 年度工作会议暨“新质动力·文化共融” 公共阅读共同体建设与发展培训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2
点击量:427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我省新型阅读空间高质量发展,11月28-30日,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图书馆空间建设专业组2024年工作会议暨“新质动力·文化共融”公共阅读共同体建设与发展培训会在杭州图书馆召开。
图书馆空间建设专业组2024年工作会议
11月28日,在图书馆空间建设专业组2024年工作会议上,专业组主任丁晓芳向参会委员介绍了专业组整体情况,提出了本届专业组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设想,交流了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总体情况以及近年来杭州图书馆在图书馆空间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各参会委员围绕专业组工作机制和工作设想,结合各自所在单位图书馆空间建设经验做法等展开了充分的交流讨论,谋划2025年专业组工作计划。会后,专业组人员一同参观了杭州图书馆以及杭图南宋美学分馆、上城区宋韵中医文化书房·杭州邻里阅读空间等具有代表性的杭州新型阅读空间。
参观宋韵中医文化书房·杭州邻里阅读空间
“新质动力·文化共融”公共阅读共同体建设与发展培训会
11月29-30日举办的“新质动力·文化共融”公共阅读共同体建设与发展培训会包括主旨报告和案例分享与专家点评两个环节。其中,主旨报告环节由丁晓芳主任主持,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新,原浙江图书馆馆长、二级研究馆员,浙江省文澜图书馆事业基金会理事长褚树青,杭州市图书馆协会理事长、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分别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合作与创新》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杭州实践”》为主题,从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驱动、社会合作共建、杭州模式推广等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公共阅读共同体”的理论溯源和发展现状,探讨了以政府为主导,坚持公益性导向,携手多方力量的实践成果,梳理和探索了政策、管理、运营、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方向,为下一步公共阅读共同体建设把脉开方。在经验分享与专家点评环节,来自金陵图书馆、敦煌市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宁波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等7家代表,分别介绍了如何结合自身阵地优势和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推出公益性阅读交流项目、创新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利用社会资源共建、智慧平台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举措和案例,为各地“公共阅读共同体”建设提供了鲜活实践。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徐建华,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阳,分别对分享案例进行了专业点评。
此次会议,搭建了一个工作谋划、学术交流的平台,既丰富了“公共阅读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也为推动全省图书馆空间建设工作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