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教育培训
DUCATION AND TRAINING
会员登录
会员系统建设中
登录 申请
业务培训
首页 / 课题研究 / 业务培训
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学员心得分享(部分)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28 点击量:5013
编者按:5月7-9日,浙江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学会联合举办了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研修班的学员通过学习后撰写了心得体会,我们从中挑选了几篇较优秀的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
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学习体会
湖州市图书馆 冯桦
        5月7日至9日,由浙江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的全省公共图书馆发展论坛之中层骨干研修班在杭州举行,本人有幸作为湖州市图书馆的代表参与了此次培训。
先分享一下自己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感受。这次省学会为学员们邀请到的几位授课人都是图书馆业界资深的行家里手,专家们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出发,以独到的视野,层层递进的剖析,为学员提供了全面、高端、权威、多元的业界最新信息和资讯。培训中还专门设置互动环节,学员们结合授课内容、工作实际与专家进行了零距离交流。整个培训无论从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培训的形式上都有创新和突破,这让学员们耳目一新、受益良多。
        下面谈一下对此次授课内容的理解与体会。三堂课,每一课都有自己的特色,本人对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雅院长关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相关内容印象深刻。
        陈雅院长着重通过对中外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制度安排与发展模式的研究,探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式与对策,她在课上例举了大量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建设案例,让大家能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思考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全覆盖的发展策略问题。陈院长提出了四点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全覆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未形成法人治理,在这里,我结合目前湖州市图书馆正在开展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本人非常赞同陈雅院长观点,要在我国正真意义上实现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是相当有难度的。目前法人治理在我国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公共图书馆界,只有深圳、广州等少数几家公共图书馆率先起步,此次湖州市图书馆作为地级市图书馆改革试点单位压力不小,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对改革认识不到位。因为法人治理在我国尚算新兴事物,所以大家对其制度背景、改革内容都比较陌生,而且由于改革收益的不可预见性,在改革初期必然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事业单位引入法人治理,能否有效地理顺与政府、社会在发展过程的各自权限和责任;引入的理事会制度将吸纳多个利益主体参与管理,由此会不会出现各主体间利益的冲突;社会力量的介入,图书馆的公益属性会不会发生变化,员工身份会不会发生改变,图书馆事业能不能得到发展等等,担忧无处不在。
        二、改革缺少专业法律保障。公共图书馆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缺乏法律层次的立法规定。一是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我国至今仍没有出台《图书馆法》,现行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也没有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明确界定。国家在有关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立法还很粗略;二是相关法律条例太少。目前在事业单位法人制度方面只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一部条例,并且《条例》对于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规定过于缺失。
        三、质疑法人自主权的真正回归。公共图书馆进行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将最终落实图书馆法人自主权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使公共图书馆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政府将由“办”图书馆转为“管”图书馆,由直接干预转向宏观间接调控。公共图书馆将具备一系列独立法人应具备的职责,如:用人自主权、岗位自主管理、员工内部分配制度的订立等。现行体制下,湖州图书馆的进编用人参加全市事业单位统一招考,不存在单独招考的可能;岗位管理执行的是全市事业单位统一的岗位设置,各职位、职级人数均由市人社等有关部门核定,按统一比例操作;员工绩效工资水平的总量按照市属事业单位统一规定申报,政府统一核拨,实际操作中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实施存有难度。如果这类关键问题无突破,改革的现实意义不大,法人自主权的也无法实现真正回归。
        当然,虽然问题很多,但是我们也看到公共图书馆在发展前进道路上,迟早要经历改革的阵痛,就像陈院长课程里面讲到的,即便是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不为大家所熟知的困境。
        最后,要特别感谢组织此次培训的会务组,将学员们培训期间的食宿等后勤保障事宜安排的井井有条,为学员创造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
听 课 心 得
嘉兴市图书馆 汤益飞
        很感谢省图书馆学会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能够参加本次全省的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也非常感谢省图书馆学会和省图书馆给我们创造这次学习的机会,举办这次培训班对于我来说是机会难得,千载难逢。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虽然我进入图书馆界也已经有好些年头,但毕竟是非图书馆专业出身,对一些公共图书馆体系全面系统性认识还是不够,对图书馆专业的知识,技能认识不多,一直在想找个机会能够系统地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的做好工作。
        刘洪辉馆长做了《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的报告,介绍了广东流动图书馆定期为馆外的读者送书上门,为当地读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弥补了广东边远地区图书馆覆盖率低的不足,是推进地域文化建设的一个创新方式,它解决了乡镇社区图书馆普遍存在的资金有限、藏书量少等问题,既方便居民阅读,又达到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图书资源共享的目的。陈雅老师在《公共图书馆发展方式与对策分析》课中提到,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就是为市民提供普遍均等的服务,提供无障碍的阅读服务。广州图书馆开创性的进行了流通图书馆的研究和实践,是对公共图书馆发展模式的有力补充。为广东偏远地区的群众提供了一个便捷,免费的阅读服务。当前总分馆模式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实践出多种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例如有广州模式,嘉兴模式,苏州模式等等,如何能找到一种既能适合本地区公共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又能适应当地实际客观条件的创新模式,却是每个公共图书馆人所肩负的长远责任。
        论文写作对于一个图书馆人来说至关重要,它既是对以往实践工作的一种理性的思考,也是对未来实践工作的一种方向指导。本人之前去过上海图书馆,对他们工作人员严谨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听金晓明老师讲课后,我也有类似的感觉——图书馆的工作也是可以这么专业,这么值得自豪。在讲课的过程中,金晓明老师提到写论文前要普查主题相关的文献,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以及确定的主题与其他人的有什么差异和吸引眼球的地方。在为了评职称而写论文的当下,真正能普查文献的或许并不多,大家只想着如何能发表文章,达到评职的相关要求即可,可是听了金晓明老师的讲课,让我觉得写论文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优秀的文章不仅可以证明自己的专业素养,也是对自己努力工作的最好诠释。其实论文的定义不该是枯燥的,论文除了理论的提升让人看起来比较虚之外,其他都是真正的实践和调研之后得出来的结论,都是以一定的工作量为支撑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从日常的点滴出发,以点及面,相信今后对每个图书馆工作的开展都不无裨益。
        以上是我对本次学习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还很肤浅,却是有感而发,相信我省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全体馆员、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公共图书馆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式与对策方式》课后感
台州市椒江区图书馆 邬琴棋
        听了陈雅教授的讲座,使我对公共图书馆的体系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整堂课陈雅教授从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及服务的基本概念辨析出发,介绍了中外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制度安排与发展模式,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案列进行了分析。如何在现有的体制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呢?
        我想馆际协作是促进图书馆发展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同一区域的图书馆,比如台州市域范围内,就有台州市图书馆、台州学院图书馆、台州高教园区图书馆、椒江图书馆、黄岩图书馆、路桥图书馆,台州科技职业技术图书馆等等,如果这些同城图书馆以更加紧密的协作形式,相互取长补短,就会形成巨大的合力。而这些图书馆之间不太可能以总分馆的方式结盟,他们的合作也不仅限于数字资源的服务领域范畴。就象椒江区馆和台州市馆随着服务的不断深化,两馆之间的协作也在不断地深入,首先在传统文献借阅服务中的协作。两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 实现文献资源的跨馆流动,共享两馆更丰富的文献资源,更快捷、更规范的借阅服务。其次在地方文献中开展协作,建立地方文献的联合书目数据库,统一著录标准和格式,建立区域性的地方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统一揭示利用馆藏资源。同时又各自承担相应义务,注重文献收集的信息共享和收藏中的侧重点,避免重复建设。最后在读者活动联动协作, 两馆每月定期制作发放台州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南,制定《讲座联盟》共享讲座、展览资源。共同策划“读书月”,“读书日”活动。同期开展系列阅读活动,如举办“亲子阅读体验”、“走读台州”,扩大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整体影响力和服务辐射面。
        但在协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协作缺乏制度保障, 从目前来说,大多数的馆际合作处于自发状态,没有一个制度性的约束。加上馆员素养参差不齐,馆领导班子更迭等因素,馆际合作更多地处于放任自流的境况。所以馆际之际的协作应打破“条”、“块”壁垒,实现以图书馆业务为主线、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协作体制,它不同于紧密型的总分馆制,而是一种以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的现代图书馆管理协作体系,将图书馆服务同城化引向纵深发展。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其次应进一步加强现代技术的保障,进一步利用网络技术,同城图书馆的协作可以在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跨系统的展开,利用网络可以使协作更加便捷,更有深度、广度。最后馆际之间的协作应形成考量,评价结果。馆际协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也给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要加强信息搜索等方面的知识的培训,在协作的过程中更应该有主动性、责任心,以避免合作过程中的懈怠与推诿。馆际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建立多种渠道的、稳定的沟通联络机制。馆员之间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保持沟通互动,可以开展图书馆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融合。
        各地在建立协作体系时,由于不同的区域特点,很难有统一的模式。在规划时,不能硬套别人的经验,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协作范围,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以“农家书屋”建设推动嵊泗渔农村社区基层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学习体会
嵊泗县图书馆 倪真真
        结合两天的学习培训,借鉴专家的观点,探究“农家书屋”建设对促进偏远海岛地区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对涉及海岛渔农村社区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做一些粗浅思考。
        嵊泗是地处浙江省最东部、舟山群岛最北部的海岛县,全县辖3镇4乡,共38个行政村,陆域面积8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万8千余人。由于海岛地区特有的区域位置,各乡镇到县城全部要走水路,交通尤为不便。本岛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由于距离、交通等因素的制约而下降,无法有效满足群众阅读等方面的需求。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国家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按照计划,到2010年底全国将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建设无疑成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这项惠民工程,必将对海岛偏远地区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农家书屋”对嵊泗这样的偏远海岛地区来说,可以突破诸多瓶颈要素的制约,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知识,属于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同传统意义的图书馆相比存在诸多不同,同时也有良好的契机:
        组织形式不同。图书馆为政府举办,有专职工作人员搜集、整理、保存、传递文献信息,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农家书屋”是为满足群众文化需要,在行政村或自然村建立的有群众自己管理、能提供群众实用的读书报刊和电子音像制品阅读试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
        服务规范程度不同。图书馆从馆藏文献的加工整理到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有规范的业务流程,馆藏文献均经专业人员编目加工,供读者使用。图书馆还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群众提供市场行情、种植养殖技术、经营等信息。而“农家书屋”藏书少,服务停留在浅层次,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必然会呈现深层次和多样化,“农家书屋”可能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运行模式不同。图书馆属纯粹的公益性组织,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服务,任何商业行为都会有损于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农家书屋”“公益+市场”的运行模式带有一定的商业属性。
        结合契机。在县一级,文化、新闻出版基本属于一家,这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与“农家书屋”建设的互为促进提供了有利契机。
        对嵊泗渔农村社区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目前,在“农家书屋”建设之际,县图书馆要主动出击,利用自己熟悉当地情况,掌握群众需求,利用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经验的优势,积极与部门联系,发挥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等作用,协助建设“农家书屋”为今后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打基础。
        要构建完整的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县图书馆要寻求政策支持,促使政府将公共文化资金投入到图书馆,盘活图书馆资源,使其生成强大的服务能力,进而实施基层图书馆发展计划,最终形成县图书馆为龙头、乡镇图书馆为枢纽,“农家书屋”为主阵地的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县图书馆还应寻求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运作机制和管理系统,将“农家书屋”纳入其中,在协调、业务指导、专业培训、组织读者活动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进而向资源共建共享的道路迈进。
        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关键是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投入机制,将文化设施、设施运行维护及经常性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财政相对薄弱的村,县财政应设专项资金,加大补贴和奖励力度,探索政府引导、社会扶助、群众自主管理与服务的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组织建设,依托县图书馆示范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共建等形式出台鼓励文化经济发展和社会捐赠的政策,拓宽文化投入的渠道,推进基层图书馆建设。
        要因地制宜,加大“农家书屋”实用性建设。不能把“农家书屋”建设搞成政绩样板工程,成为摆设,专供上级领导检查。针对嵊泗渔农村社区渔家宾馆产业、贻贝养殖产业蓬勃发展的特点,多给群众提供实用性、指导性的书籍,也可通过行政村或自然村各种协会“菜单定制”的形式,定期对书籍进行跟新,让更多的群众从中得到实惠。有条件的社区村可开办“网上农家书屋”,结合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开办“农民学校”, “技术职能培训”等读者活动,使“农家书屋”能够进一步发挥文化展示、文化教育、文化休闲的职能。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图书馆馆员素质。基层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一支事业心强,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随着乡镇图书馆(室)和“农家书屋”建设进程的加快,要吸收更多有责任心,有志于为提升当地村民素质作出努力的骨干参与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当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关于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课程所感
杭州图书馆 周宇麟
        作为第一次参加全省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的学员,对此次研修班的组织形式、课程设计、主讲导师感受颇深,并受益匪浅。此次研修班时短却以意长,对当下图书馆的发展热点、亮点、图书馆工作实践以及图书馆学术理论都进行了诠释和解读,对每一位学员的职业道路、理论提升起到了导向和规范行作用,成为其在图书馆经历中的一个重要历程。
        第一,研修班的导向性作用
        公共图书馆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理论和探索性的服务,丰富和充实图书馆理论和图书馆实践。特别是关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总分馆的目标,由于体制局限,各个地区公共图书馆都因地制宜,围绕体制,进行探索性的尝试,比如苏州模式、嘉兴模式、厦门模式、深圳南山区模式等等。此次,无论是南大陈雅副院长还是刘洪辉馆长都从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以及国外案例等层面,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以及在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和经验,所言所述都凝结着他们在图书馆届的沉淀。这些对于我们在总分馆体系的具体设计、策划和落实过程中,开阔视野,让我们知道国外图书馆人是如何操作的,也让我们了解了国内图书馆人在这方面的所产生的聪明智慧,这对我们的具体工作将会起到显著的作用。此外,上海《图书馆杂志》副主编金晓明的讲座,让我们能更进一步的在图书馆学这一层面获得最新、最热门的图书馆学研究重点,无论是大数据、或是关联数据或是图书馆营销和管理,都对我们的具体实践工作和研究方向起到了导向型的作用,在关于课题和论文的撰写方面也给与了我们的专业的指导。这对于劳烦于日常工作的馆员是难得的营养摄取的机会。因此,此次研修班的课程设计,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重点和前沿相结合,对我们的图书馆实践和研究都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第二、研修班不仅仅只是一个研修班
        此次全省中层骨干研修班不仅仅只是一个研修班,其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授业解惑、普及学业,更重要的是他从全省出发搭建起一个重要的业务交流平台。通过研修班的举办,让更多市级图书馆、区县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能够在一个相对自由、平等平台上,对各自感兴趣的话题、各地图书馆的发展情况、各自在图书馆各自的经历和感受进行交流和沟通。因此,研究班的举办另一层作用就是在于给予了不同层次图书馆员、不同地域图书馆员互相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彼此更了解全省各地图书馆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更好的分析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潮流,也能够取长补短,不断获得新的启迪和灵感,更重要的是为以后全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馆间的协作奠定良好的业务基础。
        基于上述观点,作为一名图书馆人对此次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培训深感赞同,并有所启发。希望能将研修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应用于具体工作实践,算作是对研修班作用在实绩上的反馈。
学 习 心 得
海宁市图书馆 沈兰
        在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的培训中,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雅教授曾对总分馆模式作了详细的讲解,对国内外总分馆体系,特别是建设主体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我们海宁市图书馆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结合我馆工作实际,现对总分馆联动机制的实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海宁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联动机制的实践
        在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践中,我市构建了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图书馆联动机制,在资源、人员、活动、考核等方面进行互联互动,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长效管理提供了有利保障。
        1.文献资源统一配送,通借通还。
        在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总馆对乡镇分馆建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乡镇(街道)、村(社区)分馆的图书资源全部由总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共享文献流通管理系统,打造城乡借阅“一卡通”通借通还模式。充分发挥了市图书馆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馆的辐射作用,实现全市范围内的大馆藏。
        2.网络服务统一推送,共建共享。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总分馆体系的网络技术和运作水平。加强总馆网站的服务能力,统一建立读者网络服务中心,实现馆藏图书检索、网上续借、网上预约等一站式服务。统一搭建数字图书馆平台,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免费为全市读者提供多种文献资源的全文检索、浏览、下载等服务。统一推送移动服务,自主研发读者手机服务终端,将图书馆传统服务和交互环节植入手机;开通“海图读书吧”微信平台,随时获取阅读推广信息。实现图书馆24小时触“手”可及的“贴身”服务功能。
        3.人员队伍统一培训,两级管理。
        在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建设中,人员队伍的配置采取了两级管理。分馆馆长由总馆统一下派,属总馆岗位合同工编制,现有分馆馆长11名,平均年龄在31岁左右,均为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分馆工作人员由当地配备,属镇聘人员。乡镇(街道)分馆现共有工作人员45名,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拥有大专及本科学历者达到90%。村(社区)分馆采取了专职管理员制度。
市图书馆总馆承担对所有镇(街道)、村(社区)分馆工作人员的统一培训工作,每年定期举办各类业务培训,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学习模式,送分馆馆长到上级馆和兄弟馆学习取经,请业内专家到馆内为总分馆所有工作人员传授图书馆服务新理念,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增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
        4.品牌活动统一整合,三级联动。
        (1)整合资源,着眼品牌活动一体化
        将分馆阅读推广活动纳入总馆品牌化运行轨道,整合系列活动,打造统一品牌。整合未成年人系列活动,统一创建海图“星阅读”品牌,通过手工制作、数码制作建立“巧手”拉“小手”教学活动平台。通过绘本故事阅读成立亲子互动空间。通过小读者俱乐部培育阅读实践基地,鼓励小读者走进“天地阅览室”。整合成年人系列活动,统一创建“潮阅读”品牌,通过讲座、展览、培训、沙龙、阅读志愿团等形式,由总馆为中心辐射各个分馆,实现互联互动。结合地方文化,结合地方产业、结合民风民俗,创造因地制宜,服务多元、贴近基层的阅读体验
        (2)三级联动,着眼城乡文化资源的传递
        沿着“总馆-分馆-村级点”这条活动链,将活动影响扩展至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末梢。通过市、镇、村三级联动的活动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无缝对接。由总馆提供活动总策划方案,并统一发起,推广到各级分馆分别开展;由分馆组织发起,总馆牵头,以点带面,结合当地读者需求与特色,呈现不同的活动表现形式。可通过讲座联动、展览联动、培训联动、活动联动推动文化资源的层层渗透、循环流通,实现“传递阅读”,“传递文化”。
        5.工作业绩统一考核,定期督查。
        由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制定《海宁市图书馆镇(街道)、村(社区)分馆考核细则》,对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分馆进行评估定级,定级考核结果,纳入乡镇责任制考核范畴,作为奖励镇(街道)分馆年度考核补助经费的依据。考核内容中还特别把对征集乡镇地方文献考核指标进行量化,旨在调动基层对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主动性。考核细则对设施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社会效益等情况也进行相应考量,直接反映了当地政府对分馆建设的支持程度。
        在统一集中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分馆督查制度。成立由分管馆长任组长,各部室主任为组员的督查小组,在一个季度中不定期的对乡镇(街道)分馆进行抽查,实时实地进行微考核。并根据星级分馆评比办法,评选出季度五星分馆、四星分馆和三星分馆,实行三星以上分馆奖励制度。季度督查结果也将作为分馆年度考核和分馆馆长效绩考评的重要依据。
拓展知识更新服务
——在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的心得体会
平湖市图书馆 金志明
         20145月7日至9日,在风景美丽怡人的西子湖畔,本人有幸参加了由浙江图书馆、省图书馆学会举办的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学习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陈雅传授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式与对策分析》,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长、研究馆员刘洪辉关于《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的经验交流及上海《图书馆杂志》常务副主编、研究馆员金晓明所作的《图书馆学前沿进展及学术论文写作》报告。
        首先陈雅老师传授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式与对策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
        1.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及服务的基本概念辨析。
        2. 中外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制度安排与发展模式。
        3.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案例分析。
        陈雅老师系统全面地为我们介绍了公共图书馆基本概念、普遍均等原则、全覆盖理念等,从美国图书馆联邦、州、地方三级管理模式、英国日本总分馆制到印度图书馆各邦自治参照对比我国图书馆制度体系存在的优缺点,通过国内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案例分析预测了图书馆发展模式前景。
        其次,刘洪辉馆长关于《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的经验交流主要内容分为:
        引言、政策的导向。
        1. 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的缘起
        2. 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及现状
        3. 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的效益及辐射效应
        4. 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媒体关注与褒奖
        5. 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刘洪辉馆长介绍了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过程,取得的顺应政策导向、激活欠发达地区现有资源、服务水平提高、基本跟上现代化步伐、运作经济等成绩和经验并谦虚地谈了目前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最需要帮助地区未得到及时、与原有馆藏分开管理不便、固定资产使用权与产权分离、分馆独立自主意识弱化、退出机制尚无、为什么未被复制。
        最后, 金晓明副主编所作的《图书馆学前沿进展及学术论文写作》报告主题包括:
        1. 图书情报学学术前沿进展及热点介绍分析
        2. 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关注热点扫描
        3.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金晓明副主编从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知识服务、数据耕耘与知识成长、数据库知识发展、虚拟社区中的信息传播与演化规律、小世界现象与社会网络分析、信息的自组织和库化研究、语义知识组织与认知检索、元存储和元服务方面介绍近年来图书馆情报学前沿发展与研究热点,图书馆情报学核心期刊关注热点:信息组织方式、移动服务、阅读推广、信息行为研究、关联数据。并且就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阐述了课题研究与论文的区别、学术论文写作要点、提高论文发表率的小诀窍、优秀论文解读、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一些心得。
        通过此次主办方安排合理、各位授课老师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培训,使我加深了对图书馆公共包容性、均等服务,图书馆学情报学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国内外图书馆制度安排及发展趋势、流动图书馆(广东模式)的建设过程、图书情报学相关学术前沿进展与热点。这些都是我平时不常接触的,扩展了图书馆工作知识面,理解了开展图书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贯彻“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宗旨积极性,启发了创新服务、跟上时代节奏的观念,对我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受益非浅。以下是我对外借工作的心得:
        1、以“人”相待,塑造平等的借阅环境
        信息社会讲究的是平等、自由、尊重人的权利,对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来说,就是要尊重读者,维护读者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即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首先,把外来民工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谁也不能把他们物质所得与精神生活人为地割裂开来,更不能得出:“物质丰盈了再说精神生活”的结论,要把读者的精神需求当作一项权利来看。其次,尊重读者的价值和尊严,从读者需求出发,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提供人性化服务,共享社会精神文化。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平等的无差别的信息服务,人们不受地位、种族、富裕程度和城乡差别的限制,均可平等享受。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借阅环境,需要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各个服务窗口设有明显的提示牌;在办证和借阅时,热情主动、态度和蔼;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认真回答,不得鄙视。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了保障读者的权益,应建立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等,这样,才能与读者建立充分信任、尊重平等的关系,让图书馆成为百姓的终身学校和精神乐园。
        2、设立馆外流动服务点
        虽然总分馆建设使城乡文化设施进入了“十五钟文化圈”,但任然有些地方没有进入文化圈,需要图书阅读。我馆从1956年起在馆外设立图书流动服务点,现有50家,2013年借阅册数达18640册。在外来人员大都聚居在城乡结合部,那里文化设施奇缺。图书馆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各种馆外流动服务点,如:图书流通站、汽车图书馆等。我馆从实际情况出发,自去年开始,与电信部门联系,在外来人员经常光顾的“话吧”内设置流动服务点,免费提供大量图书,由“话吧”代为管理,并根据民工的需求,及时更换。这一举措立刻得到外来人员和“话吧”老板的热烈欢迎,现在这种服务点已增加到3个,并有多家“话吧”前来主动联系。“话吧”图书流动服务点,使民工们有了就近借阅的免费图书。读书热情大大提高,改善了这些地方的治安情况。部队、公安、消防、看守所这些特殊的单位,对工作人员的管理特别严格,非常需要精神食粮。学校一直是我们的重点服务对象,这几年特别增加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服务。随着平湖民营、外资企业的飞速发展,大批的工人进入工厂,业余时间很需图书阅读,多家企业设立了图书借阅室,但图书量少,我馆主动联系,设立馆外服务点,深受欢迎,使企业文化得到了发展。馆外流动服务点的设立,大大方便了读者借阅,使图书馆事业得到了新的拓展。
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学习心得
德清县图书馆 金笑笑
        2014年5月7日至9日,我有幸参加了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的课程学习。浙江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特邀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上海《图书馆杂志》常务副主编金晓明等优秀的老师为我们授课,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非浅。
通过两天的紧张的培训,老师的精彩讲授也激起了我一朵朵不连贯、不系统的对平时工作的思考的浪花。现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在此做个汇报。
        一、考核制度不完善,导致工作做不深
        陈雅教授在讲“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式与对策分析”时,引用了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图书馆案例,引发了我对图书馆服务受众者评估体系有一定的思考。由于公共财政投入方式的不同,这些国家具有完善地考核制度,以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得到大众用户的买账,否则,次年将得不到相应的捐赠等收入。而我省的现状是地方财政以每年以一定百分比递增的比例直接拨给图书馆,图书馆只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将这些投入消费掉,而对于如何消费,只需填报一些数据报表,大众用户是不是真的买账则没有相应的考核。刘洪辉教授在讲“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时也讲到,广东省将流通的图书送至县区级图书馆,以新书为抓手,带动当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也苦于现行财政、人事制度等,无法对县区级图书馆进行有效考核。我也查了与图书馆考核相关的一些论文,基本都是讨论如何考核员工工作的,如从工作作风、岗位职责、工作效率等各方面考核员工,评出优秀等。除此之外,很少有对项目进行考核的。近年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越来越多,窗口服务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采编工作越来越繁重等,图书馆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员工考核中表现都十分不错。但是,辛苦的付出,不一定就意味着一定会有好的收成。阅读推广活动有时候是领导叫好,读者(用户)不买账;采编工作兢兢业业,却总有读者提意见说没有好书,没有新书;送书下乡工作一直在做,有的流通点的书却成了当地政府应付各类检查的摆设……如何把工作做实做细,考核制度应该面向哪里,如何突破现行财政、权力、人事等制度,进行系统的考核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二、加大实务性运用,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创新,如果能很好地借鉴和复制别馆的先进工作,做真做实,也是件有意义的事。不知何时起,中国掀起了创新热,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是创新才是好的。使得图书馆的许多工作只为了创新而创新,忘了我们那最初的、最单纯公益目的。许多图书馆都在做着相同的工作,如果这些工作具有高度可复制性,那直接用拿来主义有何不可。诚如刘洪辉馆长说的,总分馆模式有许多种,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与其自己花很多的精力去摸索,不如复制已有的先进案例。
        三、培训学习型馆员,主动学习新知识,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再创造出新知识。金晓明老师为我们指出了目前图书馆学前沿的发展,在这个数据大爆炸的时代,更需要我们有主动学习的认知,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以保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时时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更好地用于工作,服务读者(用户)。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有不妥,请老师批评指正。
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学习心得
瑞安市图书馆 王晓东
        “学习是永恒的主题”, 5月7日至5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浙江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学会举办的“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的学习,学习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我来说确实收获不少。这次的培训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指导意义。陈雅老师为我们从理论的层面同时结合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做法和案例,给我们做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式与对策分析》的精彩报告,分析探讨了当前总分馆体系全覆盖的发展策略思考;刘洪辉馆长为我们介绍了广东图书馆开展流动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并与我们进行现场交流、指导。最后金晓明老师站在当前学术前沿与研究热点的高度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与专业论文写作。丰富的内容,先进的理念,开拓了我的视野,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让我受益非浅。
        正如陈雅老师所讲的现代及将来的图书馆它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一个场所,它是一个体系,是由同一建设主体资助统一主管机构管理的图书馆群。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是未来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前,总分馆服务体系作为一种图书馆延伸服务手段,越来越被国内图书馆界所关注。以政府行为为主导的深圳图书馆城、嘉兴图书馆城乡一体化以及广东流动图书馆等各种总分馆建设模式,在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瑞安市图书馆自2008年以来,就提出了总分馆建设的发展思路,并制定了《瑞安市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但一直以来受场地、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发展进程较慢,目前仅建立了五个镇街分馆,同时后期的服务和管理也不是很完善。通过这几天的交流学习,结合瑞安市图书馆在总分馆建设方面这几年所做的一些工作我想开展好这项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政府主导。
        图书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其建设与发展主要依托政府的投入,在现行的公共图书馆的体制下,没有领导支持想做好某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向主管领导反复强调先进的服务理念,力争使他与工作人员站到同一层面上思考问题,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长期持续的支持,刘洪辉馆长谈到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时,该项目在政策上,广东省政府连续出台和发布了《广东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年)》、《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及构建广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纲要性的规定和规划。在经费上,自2004年起,广东省每年财政拨款500万专项经费作为流动图书馆项目的图书购置费,管理运行费100万元。为开展总分馆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总分馆”式的服务体系是实现公共图书馆城乡一体化服务的有效管理模式,但在不同的地区实施,还需要因地制宜,建设适合本地区的“总分馆制”管理和服务体系。这一点陈雅老师举的日本的分馆发展模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日本的大部分社区图书馆都有它自己的特色馆藏,比如一个设在展览中心的分馆,它的特色馆藏就是产品说明书和厂家介绍,一个设在农村的分馆,它的馆藏就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我想我们对镇街分馆的建设,也应针对各乡镇(街道)的地域特色,重点采购适合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使用的文献信息资源。比如塘下镇为“中国汽摩配之都”应当突出汽配类藏书,莘塍街道为“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仙降街道誉称“浙南鞋都”,这两个乡镇应以鞋类藏书为主;高楼、湖岭等西部山区则应该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为主。
        3、运行为重,规范章制
        “工作人员配置制度化”,这是日本在总分馆体系上的做法,这在很大程度保障了分馆的可持续运行,杜绝了管理上的随意性和“人走政息”等情况的出现。关于分馆的建设发展及后续的管理,要按照“公益服务、统一管理”的原则,在政府层面制定如《总分馆体系发展规划》、《分馆经费人员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分馆规范运行、长效管理提供保障。在人员使用上,要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管理员队伍,可参照嘉兴地区每建立一个分馆增加2个人员编制;在经费上,要保障水电费、文献购置费等运行经费的长期有效供给;同时要确保分馆稳定的开放时间,对分馆的图书报刊资料由总馆统一配置,做到定期流通更新,数字资源与总馆实行共享,实现分馆的可持续发展。
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学习心得
嘉善县图书馆 沈蓉欢
        2014年5月7日至9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的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匆匆的两天,紧张而有序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在这里我很感谢省图学会为我们提供这样好的一个学习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5月7日下午,来自南京大学的陈雅教授给我们讲述了《公共图书馆发展方式与对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及服务的基本概念辨析,中外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制度安排与发展模式,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案例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品其特征为: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外在价值性;普遍均等服务是其原则和目标。其中的均等服务是指不以经济状况、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种族宗教等因素排斥任何人。接着介绍了全覆盖的图书馆体系的常见形式,由中国特有的基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和区域服务网络三种形式。随后介绍了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图书馆体系的制度和发展模式,这些国外图书馆的介绍让我听得津津有味,学习到了国外新的理念,特别是美国和日本有专门的图书馆法理或者图书法系,图书馆是收集、保存和传递人类知识与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设立和运行,为促进国民知识共享、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终生教育提供基本保障,但是公共图书馆的设立与运行离不开法律的规制,美国图书馆的法律体系和政策框架对于图书馆建设和运行具有重大影响。在美国的法律体系下,可以监督和影响图书馆业务的法律,除了专门的图书馆法外,它还散见于教育法、合同法、侵权法、物权法、家事法、青少年法、劳工法及税法等法规之中。这些与图书馆运作相关的法规,有的来自联邦,有的来自地方。因此,要了解、寻找或引用美国的图书馆法,不能只单独看图书馆法一项,还需参照其他可能影响图书馆的各类法律,包括宪法、联邦法、州法、地方法规以及各级政府机关的行政法规。国外公共图书馆发展也遇到困境,经费上出现了出版物价格上涨和地区性经费下降始终存在的矛盾,文献资源上出现声像资料上涨和图书入藏下降,专业人员下降,注册人数上涨到馆人数下降等。再来详细介绍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构建,包括了基层图书馆与流动图书馆建设模式,总馆/分馆建设模式,区域性图书馆网络建设模式。对照三种模式的特征,我们嘉兴地区属于通过自下而上的全委托形成的总分馆模式。嘉兴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也出现在陈雅教授的案例当中,嘉兴市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从自加压力到政府主导、自下而上委托到多级委托的过渡,是总分馆建设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案例中分析了嘉兴总分馆体系的特点和困难。嘉善作为嘉兴的一个县,嘉善县图书馆也建立了本地区的总分馆体系,由嘉善图书馆(总馆)、11个分馆、118家农家书屋组成。日常工作我们也遇到同样的困难,例如总馆对分馆的控制权不够,一卡通借阅服务对网络的压力,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能否全覆盖,分馆和农家书屋利用率低等等。陈雅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很多图书馆案例,包括中心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案例分析:北京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上海市无边界大图书馆、天津市想基层延伸的公共图书馆;文化事业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案例分析:提倡公约、免费、一证通的杭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紧密型总分馆建设之路的苏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行业示范、政府主导的嘉兴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案例分析:广东流动图书馆体系建设,深圳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东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佛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其中广东的流动图书馆让人影像深刻,就如教授说的“流动是美丽的”。
        省图学会课程安排的如此巧妙,第二天上午的课程就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刘洪辉馆长的《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带着个人浓厚的兴趣,我格外认真的听完了这个生动的讲座,本讲座分为六部分:政策的导向,缘起,目标与现状,效益及辐射效应,媒体关注与褒奖,思考。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目标,城市图书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前景广阔,但是广东发展极不均衡,省级图书馆原则上不应该是单纯的公共图书馆,应该重新定位。截至2002年12月31日,广东省地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共130个,2001年新购图书册数为零的图书馆有16个,而2002年有19个;藏书量低于1000册的公共图书馆2002年有54个,粤东地区的南澳县图书馆20年没有买过一本新书,图书文献资源十分匮乏。2003年,在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九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呈交第389号提案《关于建立广东省流动图书馆的建议》,获得政协会议通过。城市内部建立流动图书馆服务网络。在全省范围内将“流动服务”与“物流配送”两种理念结合的大规模运作方式,在2003年本项目启动时国内尚无先例。一种模式的建立如果抓住以下关键点:符合实际、方便读者、管理有效、成本低廉、资源共享、长期生存,那就是合理的、可操作的。流动图书馆分馆设立流程是由县图书馆向文化厅申请,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实地考察,“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的准入条件为:1、每年单列专项购书经费;2、工作人员数量;3、可提供适当面积阅览室作为分馆用地;4、具备专线上网条件;5、具备良好的馆容馆貌;6、每周至少5天以上开放至21点。县文化局、县图书馆和省馆签订《“广东流动图书馆XX分馆”建设协议书》,通过契约化的方式保证地方政府对图书馆的财政支持和服务保障。自2004年起,广东省每年财政拨款500万专项经费作为流动图书馆项目的图书购置费,管理运行费100万元。截至目前,广东省财政厅已向广东流动图书馆累计投入经费达5466万元。广东省政府以建一个中小型图书馆的经费,10年来在基层累计建设了近80个市县级流动图书馆,其服务效益是直接的、可观的,其长远的服务效应也是不可低估的。广大读者通过“流动图书馆”这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近距离地读到较新、较全的书刊,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阅读条件,便利了读者的阅读。按流动图书馆的要求,各分馆积极复制流动理念。据2010年广东流动图书馆延伸服务基本情况调查表显示,全省各分馆所设立乡镇村基层服务点累计534个,其中包括村级服务点262个,镇级服务点103个, 学校服务点57个,拥军服务点45个,企业服务点24个,社区服务点28个,监狱服务点2个,其他13个,初步建立起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超出了项目原定预期目标。配合项目的建设锻炼队伍,通过业务指导和实践及每年的业务培训,培养人才,使基层图书馆拥有自己的专业技术队伍,馆员业务素质得以提升,能在现代化技术的潮流中解决本馆的实际问题。这批业务骨干逐渐成长为各馆馆长、副馆长,成为基层图书馆领军人物。“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启动以后,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一些社会机构要求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作,例如广东流动图书馆服务监狱系统、外资银行投资建馆、社会机构合作建馆。广东流动图书馆的实践,体现了公共、公开、公益、共享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与服务理念,而且也体现了平等、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意识,保障和实现民众、尤其是相对落后地区读者的阅读权利。因而,能得到政府的长期支持。
        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创新服务,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蓬勃发展是我们图书馆人一直要努力探索的,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平凡的工作,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全省公共图书馆中层骨干研修班学习心得
浦江县图书馆 陈蓉
        5月7日到9日,我有幸参加了全省公共图书馆发展论坛之中层骨干研修班学习。此次培训邀请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陈雅老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刘洪辉老师、上海《图书馆杂志》常务副主编,研究馆员金晓明老师为大家授课。
        三位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前沿、专业水准高,像一股新鲜的力量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思考。我敬仰老师们的博学、专业,更被老师们备课认真,治学态度严谨、为人谦逊的品质所感动。培训虽然短暂,效果却是显著的。通过学习,我对图书馆工作、图书馆服务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我们图书馆人是有价值的,我们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同样能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陈雅老师从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及服务的基本概念辨析、中外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制度及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案例分析三个方面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式与对策分析,她提出公共图书馆归根结底要做好大众化服务、延伸性服务及全覆盖。她强调公共图书馆是作为公共品而存在的,所以图书馆资源是每个公众都可以自由共享的,而且图书馆服务应该是均等化的,即不以经济状况、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种族宗教等因素排斥任何人。听了她的课,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上、服务理念上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在炎热的夏天,有些打工的人会来到我馆现刊阅览室蹭空调,根本没有看书的意愿。这时,我们或多或少会也不满的情绪,有时还会暗示这些人这里是看书的地方,不是你们来乘凉的。其实,这种观念、做法是不对的。每个人都有权力走进图书馆,有权力享用图书馆的一切服务,所以即便他不是来看书,也是可以跟读者一样享受图书馆的清凉。如果把图书馆比喻成一块鸟语花香的芳草地,那我们图书馆人就是那辛勤的园丁,我们要让走进这里的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充分享受知识和精神的双重陶冶。能否营造这样的氛围,有赖于我们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精神和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
        刘洪辉老师从政策的导向、目标与现状、效益及幅射效应、媒体关注与褒奖等方面详尽介绍了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情况,对我们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在讲到媒体关注与褒奖时,刘老师举了新兴县图书馆这个案例,更值得我们借鉴。新兴县图书馆是广东图书馆第一家分馆,2003年图书馆藏不足6万册(旧书),持证读者不足1500个,购书费3万元,没有具备职称的工作人员。2003年设立分馆后图书馆业务长足发展,到2005年,进馆读者已达18万多人,每年举办活动30多次,2007年建成全省首家外资企业援建的镇级少儿图书馆,2010年建成藏书达10000多册的社区图书馆。由于成绩突出,广东流动图书馆项目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获得了国家级多项荣誉,从而吸引了很多社会机构(包括外资银行)都主动要求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作。同时,荣誉也带来了政府财政的长期支持,这就形成是一个良性循环。联系我馆实际,我们也想拓展很多业务活动,但苦于经费不足。如果我们向新县图书馆那样,能把某一项工作作好,作大,扩大社会影响力,为我县争得荣誉,那可能也会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
        最后一堂课是金晓明老师的《图书馆学前沿进展及学术论文写作》,听后我受益匪浅,对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学写论文很有帮助。作为一名馆员,在岗位上具有相应的实践,近年来也逐步思考如何把岗位实践提升到一个理论高度,金老师的课非常及时,教授了我们科学的方法并进行有利的引导。我一直想写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可又觉得自己是一名基层图书馆的馆员,写不出深度,也不知写什么。经老师的指点,我明白了写论文不一定写一些深奥的东西,就写自己熟悉的,在做的事情,但要有新意、有自己的观点并有所升华。当然,要写出好文章,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多看、多思、多记,有一个长期的实践积累过程,然后在占有大量丰富有用素材的基础上,经过缜密的综合、分析,才会写出观点新颖、内容详实的专业论文。
        我要感谢省图书馆学会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有一个学习和提升素质、业务的机会。我要向这些老师、专家学习,立足图书馆岗位,不断探索,力争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一番不平凡的业绩。
Copyright © 2015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42091号 
浙江省图书馆学会-首页
联系电话:0571-87986701 地址:浙江省杭州西湖区曙光路73号